浅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处理
常州新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罗永
在工程建设中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,其施工质量的好与坏对工程的结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。在我们对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抽查过程中,发现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,影响工程的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,有些问题只要引起重视和注意完全可以避免。如何提高工程质量,除了对钢材、水泥等原材料以及混凝土配合比、拌制、振捣等进行规范管理之外,这里还要谈几点以便共同提高。
1. 箍筋尺寸偏小、钢筋骨架绑扎不规范(主筋不在箍筋转角处、骨架绑扎不牢固等),造成柱主筋、梁主筋特别是梁上层主筋保护层厚度偏大,致使板上层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。处理办法:严格控制箍筋尺寸(如:梁高为800mm,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,则箍筋内净高应为750mm) ,推广使用钢筋保护层定位件,特别是板上层钢筋保护层定位件。
2. 预埋件、预钢筋特别是构造柱预埋插筋缺少,处理办法:提高质检员和监理的责任心,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,责任到人。
3. 梁上部主筋为两层时,层与层净距太大有时达100mm,而结构计算一般是按净距30mm考虑。因此应调整层与层净距为30mm
4. 梁、板中塑料穿线管与钢筋平行布置时,塑料穿线与钢筋绑扎在一起,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,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。塑料穿线管与钢筋应有30mm以上的净距。
5. 混凝土构件尺寸偏差:柱基础总高度负偏差太大(-30至-100mm) ,折板楼梯水平段与踏步段厚度不一致。
6.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浇筑中节点处理。如:框架柱砼为C30,地圈梁砼为C25。有时不注意就会将地圈梁处框架柱砬浇筑为C25,对结构安全产生影响。
7. 混凝土柱在浇筑完成后在初凝前对柱顶1/3范围内进行二次振捣,使上部混凝土进一步沉实,以防止柱顶端产生的横向收缩裂缝。
8. 现浇混凝土板产生裂缝。原因:①在浇筑时气温较高,风较大,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加快。②混凝土表面裂缝一般在2至8小时出现,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,出现泌水和水分蒸发,引起失水收缩。③入模混凝土温度较高,引起温度收缩。④模板支撑不牢、板面钢筋下移、打磨、收浆时机掌握不好、养护不及时等施工原因引起裂缝。预防措施:①在混凝土中增加UEA微膨胀剂补偿收缩。②在温度、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,钢筋间距宜取为150~200mm,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(此段话是GB50010-2002第10.1.9条规定)。③模板支撑要牢固,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掌握好打磨、收浆时机,二次收浆不宜过早,浇筑完成及时进行保湿养护(应在12小时内加盖塑料薄膜、湿麻袋等),后期潮湿养护要到位。
9.现浇混凝土地坪产生裂缝。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:①回填土压实度不够。重型击实压实度0~800mm为95~90%,800~1500mm为93~87%,1500mm以下为87%,具体根据使用要求由设计单位定。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割缝时间、割缝深度、割缝间距掌握不好。一般为浇筑完成18~48小时(根据混凝土性质及施工时气温定),以割缝机行走无轮迹、割缝时不刨子(割缝时要轻、慢)为宜,间距不宜大于6米,割缝深度为板厚的1/4~1/3。③无涨缝或涨缝设置不合理。涨缝间距:冬季施工为80~120米,夏季施工不宜超过300米,另外在墙壁、柱子等结构四周留置10~25mm涨缝(可用塑泡板) 使地坪与建筑物脱开,以预防沉降及混凝土缩、涨产生的裂缝。
10. 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对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起着重要做用,规范要求一般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,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。从图4-3混凝土强度与养护湿度的关系中可以看出,如果混凝土潮湿养护100天,混凝土强度可达到设计强度的140%,如果早期混凝土养护不好,后期潮湿养护60天,混凝土强度可提高40%左右,表(一) 为正常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各龄期相对强度百分率约值,表(二)为不同养护温度下混凝土各龄期的相对标准条件下28天强度的百分率,希望大家也可以把此图、表作为一种对混凝土质量预控的工具,把一些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
正常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各龄期相对强度约值(%) (表一)
水泥品种 |
龄 期 |
7天 |
28天 |
60天 |
90天 |
180天 |
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|
60~65 40~50 |
100 100 |
115~120 120~130 |
120~125 130~140 |
125~130 140~150 |
不同养护温度下混凝土各龄期的相对强度参考表 (表二)
水泥的品种及标号 |
龄期 (天) |
混凝土养护期间的平均温度 |
1 |
5 |
10 |
15 |
20 |
25 |
30 |
35 |
混凝土强度对标准条件下28天强度的百分率% |
普通硅酸盐水泥 32.5 |
3 5 7 10 15 28 |
11.0 19.5 26.0 33.0 42.0 61.5 |
19.5 28.5 33.5 42.5 51.5 71.0 |
27.0 33.0 42.5 51.5 62.0 81.0 |
32.0 42.0 50.0 60.5 71.5 90.0 |
41.0 49.5 58.0 70.0 80.5 100.0 |
46.5 56.0 65.5 78.0 80.5 |
50.5 60.5 69.0 80.5 |
56.0 66.5 75.0 86.0 |
普通硅酸盐水泥 42.5 |
3 5 7 10 15 28 |
12.5 23.0 31.5 41.0 52.0 68.0 |
20.0 28.0 40.0 50.0 61.5 78.0 |
24.0 36.0 48.0 58.0 71.0 86.5 |
31.0 43.0 53.0 69.0 81.0 92.0 |
37.0 50.0 62.0 77.0 88.0 100.0 |
43.0 58.5 68.5 79.0 90.0 |
48.0 62.5 71.0 81.0 |
51.0 64.5 76.0 84.0 |
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32.5 |
3 5 7 10 15 28 |
3.0 9.0 13.5 20.0 28.5 40.0 |
7.5 16.0 23.0 30.0 41.0 60.0 |
10.0 21.0 30.0 40.0 53.0 78.0 |
13.0 28.0 37.0 48.0 63.0 90.0 |
21.0 32.0 43.0 55.0 71.0 100.0 |
27.5 41.0 51.5 64.0 80.0 |
34.5 50.0 61.0 72.0 88.0 |
43.0 58.0 69.0 81.0 |
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42.5 |
3 5 7 10 15 28 |
4.5 11.5 18.5 23.0 31.5 46.5 |
8.0 17.0 23.0 32.0 45.5 63.0 |
10.0 23.0 32.0 43.0 57.5 81.5 |
17.5 30.0 39.5 51.5 68.0 92.0 |
22.0 32.5 44.0 58.0 75.0 100.0 |
27.0 39.0 50.0 62.5 79.0 |
31.0 45.0 55.0 68.5 86.0 |
37.5 51.0 63.0 75.0 91.0 |
参考文献:武汉水利电力学院《建筑材料》,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